成龙再次“死”,这次是被人工智能“死”了。 11月10日,网络传出消息称,71岁的成龙因旧伤复发去世。照片中,病床上躺着一个苍白的身影,日期写着“2025年11月9日”。许多人相信这是真的并表示哀悼,一些媒体也做了同样的事情。结果第二天,成龙本人就在微博晒出了自己新电影的海报,并笑称:“明年春节《熊猫计划2》见!”谣言很快被否认。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2015年以来,成龙每隔一两年就会去世一次。可能是突发心肌梗塞,也可能是晚期癌症。这次更新的内容更加多了。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医院病床的真实照片。就连皱纹也完美再现。技术越进步,传播谣言的效率就越高。我们越渴望交通,我们就越安静吃人。最讽刺的是,这类谣言之所以能够走红,正是因为它们看起来“理性”。成龙在拍摄过程中冒着生命危险。他的骨头骨折,肺部骨折,脊柱脱臼。这些都是公开的事实。网友们认为“他肯定受伤了,也许有一天……”,犹豫着转发。但他们忘记了。这意味着真实的经历不应该成为谣言的通行证。更可笑的是,辟谣后,总有人轻描淡写地说:“哦,慈悲导致混乱。”小心?如果你真的关心,你会先检查一下,而不是匆忙发布“RIP”来产生情感流量。这种“善意的伤害”比恶意的伤害更难预防,因为虽然它伪装成同情,但实际上却伤害了活生生的人。随着AI的加入,这场闹剧已经完全失控了。以前,假新闻是基于文字和模糊的截图,但现在高分辨率的“严重”科技虽然本质上无害,但用来假死、抢夺流量、制造恐慌,却成为了数字时代的新型暴力。成龙本人相当宽容,据说“病态照片”其实是她为新工作留下的灰色发型,“大家不用担心。”然而,我们应该担心的不是年老或疾病,而是为什么取得了巨大成就的艺术家一生都要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自己? 61年的电影生涯、200多部影片、无数观众的童年回忆、第一个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中国人,这些人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变成各种形式的“死亡”践踏人的尊严。影响?平台又如何呢?当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不受限制地传播时,审查机制就会变得无效。谣言在哪里?通过隐藏外国知识产权来逃脱。观众在哪里?喜欢就离开,从来不确认。整个链条中,只有受害者始终要站出来证明“我还活着”。这是正常的吗?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基本的媒体素养却越来越缺乏。最好发1000条信息,看到耸人听闻的标题就相信,看到“高分辨率照片”就转发,再花一秒钟查看一下,这是错误的。正是这种集体懒惰为谣言创造了滋生地。成龙我们不需要为他呐喊,但他需要一个更加合理的舆论环境。下次当您看到某个名人去世的消息时,请记住这三件事。首先,验证公众号。接下来,检查授权药品ia。第三,不要急于转移。暂停一秒钟就可以防止无辜者受到伤害。技术可以伪造形象,但它也可以伪造一个人数十年的奉献和诚信。你无法伪造它。成龙继续为中国电影拍戏、欢笑、努力。请不要让他在活着的时候一遍又一遍地“死”。毕竟,真正的致敬并不是在他“死”后淹没屏幕,而是在他活着的时候向他表达最基本的尊重和信任。
特别提示:以上内容(包括图片、视频,如有)由自有媒体平台“网易账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网易号是一个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